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曓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曓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bào

日 部 17画 正文・辰集上

正文・辰集上

日部

17画

U+66D3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薄報切。說文》:疾有所趨也。玉篇》:猶耗也、猝也。今作暴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上,康熙部首是日部

〔曓〕字拼音是bào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𣅽、大、本、;、𣅽、大、夲

〔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ào] ⑴ 同“暴”。《説文•夲部》:“曓,疾有所趣也。从日出𠦍升之。”段玉裁注:“此與曓二篆形義皆殊,而今隸不别。”王筠句讀:“曓,本是及時急事之義。自《周易》偁暴客,《周禮》有禁暴氏,遂專為暴虐。”《廣韻•号韻》“暴,侵暴,猝也,急也。又晞也。案:《説文》作𣋦,疾有所趣也。又作㬥,晞也。今通作暴”周祖谟校勘記:“𣋦,當作曓。”《商君書•境内》:“以戰故,暴首三,乃校三日。”《吕氏春秋•決勝》:“勇則能決斷,能決斷則能若雷電飄風暴雨。”《列子•楊朱》:“彼二凶也,生有從欲之歡,死被愚曓之名,實者固非名之所與也。”《春秋繁露•俞序》:“或奢侈,使人憤怨;或曓虐賊害人,終皆禍及身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