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擢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擢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手 部 18画 正文・卯集中

正文・卯集中

手部

18画,

U+64E2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直角切,音濁。說文》:引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拔也。自關而西,或曰拔,或曰擢。廣韻》:抽也、出也。戰國策》:擢之乎賓客之中,而立之乎羣臣之上。前漢・公孫弘傳》:天子擢對爲第一。

又,《增韻》:聳也。班固〈西都賦〉:抗仙掌以承露,擢雙立之金莖。

又,《玉篇》:去也、徹也。禮・少儀》:侍投則擁矢,不角不擢馬。【疏】投壷,立籌爲馬,至三馬而成勝。𤰞者雖得二馬,亦不敢徹尊者馬,足成已勝也。莊子・騈拇篇》:擢德塞性以收名聲。【註】拔去自然之德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擢〕字拼音是zhuó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翟,五行属

〔擢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翟( dí )声。本义是抽引,拉拔。

〔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uó] ⑴ 拔⑵ 提拔,提升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