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擐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擐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手 部 17画 正文・卯集中

正文・卯集中

手部

17画,

U+64D0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胡慣切,音患。說文》:貫也。左傳・成十三年》:躬擐甲冑。〈吳語〉:夜中乃令服兵擐甲。

又,《集韻》:古患切,音慣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唐韻》:古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姑還切,𡘋音關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古泫切,音畎 —— 繫也。

又,荀緣切,音宣 —— 與揎同。禮・王制》臝股肱。【註】謂擐衣出其臂脛。陸氏《音義》:擐讀宜音宣,依字作㩊。字林》云:㩊臂也,先全反。〇【按】㩊,別本譌作㩱。互見㩊字註。

本作𢸃,省从睘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擐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擐〕字拼音是hu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睘,五行属

〔擐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uàn] ⑴ 穿,贯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