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原文
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先結切,音屑 —— 㩢揳,不方正也。又,撚也、塞也。互見㩢字註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私列切,音薛 —— 義同。又,拭滅也。
又,《韻會》:奚結切 —— 與絜同。《荀子・非相篇》:不揣長,不揳大。【註】約其大小也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訖黠切 —— 與戛同,擊持也。《史記・貨殖傳》:趙女鄭姬,設形容,揳鳴琴。
义又,與擊通。《後漢・申屠剛傳》:尚書近臣至乃捶揳牽曳於前。
康熙字典注解
〔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揳〕字拼音是xiē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契。
〔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iē] ⑴ 捶打,特指把钉、橛等捶打到其他东西里面去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