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抎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抎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yǔn

手 部 8画 正文・卯集中

正文・卯集中

手部

8画

U+628E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云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羽粉切,𡘋雲上聲。說文》:有所失也。戰國策》:寡人愚陋,守齊國,惟恐夫抎之。【註】抎,失也。

又,《唐韻》:于敏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羽敏切 —— 𡘋與隕同。戰國策》:折淸風而抎矣。【註】抎,下也,如折然。史記・東越傳》:不戰而抎,利莫大焉。〇【按】俗本譌耘,《漢書》作隕,通鑑辨誤,慕容廆見封悛封抽曰:此家抎抎千斤犍也。說文》云:隕,從高而下也。蓋言千斤之犍,人閒不可多得,若從天而下也。

正字通》: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誤與耺混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抎〕字拼音是yǔ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云

〔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ǔn] ⑴ 失。《説文•手部》:“抎,有所失也。《春秋傳》曰:‘抎子辱矣。’”⑵ 發聲。《字彙•手部》:“抎,聲也。”⑶ 通“隕”。墜落。《吕氏春秋•音初》:“(周昭)王及蔡公抎于漢中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