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弢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弢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tāo

弓 部 8画 正文・寅集下

正文・寅集下

弓部

8画,

U+5F22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土刀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他刀切,𡘋音叨。說文》:弓衣也。从弓、从𠬢𠬢垂飾,與𡔷同「意」。左傳・成十六年》:鄢陵之戰,楚共王召養由基,使射呂錡,中項伏弢。【註】弢,弓衣也。

又,旌囊也。左傳・成十六年》:內旌於弢中。【疏】弢是盛旌之囊也。

又,〈六弢〉,《書名》,與韜通。莊子・徐無鬼》:從說之,則以〈金版〉、〈六弢〉。【註】司馬雀云:〈金版〉、〈六弢〉,皆《周書》篇名,或云〈祕截》也,又作〈六韜〉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弓部

〔弢〕字拼音是t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弓、𠬢,五行属

〔弢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弓,从𠬢( tāo ),象下垂的装饰物。本义是弓袋。

〔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āo] ⑴ 弓袋。⑵ 囊;套子。⑶ 同“韬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