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庛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庛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广 部 8画 正文・寅集下

正文・寅集下

广部

8画

U+5E9B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七賜切;《正韻》:七四切,𡘋音刺。玉篇》:耕具也。集韻》:耒下岐木也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車人爲耒庛,長尺有一寸。【註】鄭司農云:庛耒下岐。康成謂,庛,耒下前曲接耜。【疏】庛者,耒之面,但耒狀若今之曲杴柄也,面長尺有一寸,古法耒下惟一金,不岐頭。先鄭云:耒下岐,據漢法而言也。康成謂耒下前曲接耜者,耜謂耒頭金,故云下前曲接耜者也。

又,《類篇》:才支切,音疵 —— 義同。

集韻》或作𢊳𢉪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广部

〔庛〕字拼音是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广、此

〔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ì] ⑴ 古代犁下端装犁头的一段木头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