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嵩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嵩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山 部 13画 正文・寅集中

正文・寅集中

山部

13画

U+5D69

康熙字典原文

古文: 崇

玉篇》:思融切 —— 同「崧」。說文》:中嶽嵩高山也,从山高,指事。白虎通》:中嶽獨加高字,中央在四方之中可高,故曰嵩高。後漢・郡國志》:穎川陽城有嵩高山。【註】禹貢有外方山,卽嵩也。前漢・武帝紀》:翌日親登嵩高,御史乘屬在廟旁。吏卒咸聞呼萬歲者三。

又,姓。

正譌》:嵩,古作崇。韋昭《國語註〔即《國語注》〕:通用崈。正字通》:按,崇、崈音義同,不當合崇、嵩爲一。互見前崧字註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

〔嵩〕字拼音是sō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高

〔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ōng] ⑴ 〔~山〕山名,在中国河南省。⑵ 高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