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原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:居勺切;《韻會》:訖約切,𡘋音腳。《說文》:履也。从履省,喬聲。《廣韻》:草履也。《增韻》:木曰屐,麻曰屩。《史記・范雎傳》㊟〔即〈范睢傳〉〕:虞卿躡屩擔簦,一見趙王,拜爲上卿。
又,《正字通》:居六切,音菊。《莊子音義》:屩以籍鞋下也。又,《集韻》:通作蹻。王褒〈聖主得賢臣頌〉:離疏釋蹻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繑,亦作鞽、屫。
康熙字典注解
〔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尸部。
〔屩〕字拼音是juē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、喬、;、尸、𢕪。
〔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uē] ⑴ 草鞋:“蹑~而见之。”⑵ 姓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