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孺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孺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子 部 17画 正文・寅集上

正文・寅集上

子部

17画,

U+5B7A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而遇切,音茹。說文》:乳子也。从子,需聲。一曰輸也,輸尚小也。徐引《》孺子可敎。六書故》:子幼弱也。詩・小雅》:和樂且孺。【註】親慕意,言兄弟歡洽,如小兒慕父母也。又,《禮・檀弓》:有子與子游立,見有孺子慕者,有子曰:情在於斯,其是也夫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言》:孺,屬也。禮・曲禮》:大夫曰孺人。【註】大夫之妻曰孺,言屬於夫,不敢自專也。

又,《玉篇》、《集韻》:汝朱切。類篇》:而朱切,𡘋音儒 —— 義同。或作𡦗𡦘又,姓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子部

〔孺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子、需,五行属

〔孺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子,需声。子,古代指小孩子,不分性别都称子。本义是小孩子,尤指幼儿。

〔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rú] ⑴ 小孩子,幼儿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