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壚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壚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土 部 19画 正文・丑集中

正文・丑集中

土部

19画

U+58DA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落胡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龍都切,𡘋音盧。說文》:黑剛土也。書・禹貢》:豫州下土墳壚。周禮・地官・草人》:埴壚用豕。【註】以埴爲黏,以壚爲疏。呂覽》:凡耕之道,必始于壚,爲寡澤而後枯。

又,黃壚,黃泉也。淮南子・兵略訓》:蟠乎黃壚之下。曹植〈責躬〉詩:抱罪黃壚。

又,酒區。史記・司馬相如傳》:令文君當壚。世說》:王戎過黃公酒壚,謂客曰:吾與叔夜嗣宗酣飮此壚,自嵆阮亡後,視此雖近,邈若山河。

又,《集韻》:凌如切,音閭 —— 義同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

〔壚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盧

〔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ú] ⑴ 见“垆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