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墅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墅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shù

土 部 14画 正文・丑集中

正文・丑集中

土部

14画,

U+5885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辰與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上與切;《正韻》:承與切,𡘋署上聲 —— 田廬也。又,圃墅。晉書・謝安傳》:與兄子元圍碁,賭別墅。

又,別館。唐書・裴休傳》:與兄弟隱家墅,講經著書。

又,許墅,地名,在蘇州城西。圖經》:秦始皇求吳王劒,白虎蹲于丘上,逐之,西走至此,裂爲池,因名曰虎疁。吳越時避鏐音,攺許墅。

又,《集韻》:以者切,音野。說文》:郊外也。毛氏《韻增〔毛氏《韻增》應為《增韻》倒置〕:野,古墅字,後人以其借爲郊野字,復加土于下以別之。正字通》:毛說似而非。野本郊野朴野。古無墅地墅名,後人家廬外立別墅,因借郊野之野加土,轉聲作墅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

〔墅〕字拼音是shù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野、土,五行属

〔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ù] ⑴ 〔别~〕供游玩休养的住宅以外的房屋。⑵ 田野的草房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