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堲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堲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土 部 12画 正文・丑集中

正文・丑集中

土部

12画

U+5832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古文垐字。註詳六畫。

又,《廣韻》:子力切;《集韻》:疾力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子悉切,𡘋音卽。書・舜典》:朕堲讒說殄行。【註】堲,疾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節力切,音畟 —— 火塾曰堲。禮・檀弓》:夏后氏堲周。【註】堲者,冶土爲𦉊,而四周于棺之坎也。

又,火之餘燼曰堲。管子・弟子職》:左手秉燭,右手折堲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

〔堲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í、cí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即、土

〔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í] ⑴ 火烧过的土。《玉篇•土部》:“火塾〔熟〕曰堲。”⑵ 燭芯的灰燼。《集韻•質韻》:“堲,燭燼。”⑶ 疾,憎恶。《説文•土部》:“堲,《虞書》曰:‘龍,朕堲讒説殄行。’堲,疾惡也。” [cí] ⑴ 同“垐”。《説文•土部》:“堲,古文垐从土、即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