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堤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堤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土 部 12画 正文・丑集中

正文・丑集中

土部

12画,

U+5824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是支切;《集韻》:常支切,𡘋音匙 —— 堤封頃畝。漢書》作提。顏師古曰:提封者,大舉其封疆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都奚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都黎切,𡘋音氐 —— 防也。

又,物之下安者曰堤。淮南子・銓言訓》:瓶甌有堤。

又,《集韻》:勻規切,音畦 —— 沐堤,郡名。

又,地名。鯀堤,在直隸淸河縣西,相傳鯀治水所築,側有廉頗墓。又,大堤,在襄陽,宋隋王誕爲襄陽郡,聞諸女歌,因作大堤詞。韓愈〈送李遜赴襄陽〉詩:風流峴首客,花豔大堤倡。

又,《廣韻》:都禮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典禮切,𡘋音底 —— 滯也。築土遏水曰堤。亦作底。劉兆曰:緣邊也。𡘋與隄通。

正韻》:堤本上聲,無平聲 —— 後人相沿作平聲用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

〔堤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是,五行属

〔堤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是声。本义是河堤,堤坝。

〔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ī] ⑴ 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挡水的高岸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