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埴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埴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zhí

土 部 11画 正文・丑集中

正文・丑集中

土部

11画,

U+57F4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常職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丞職切,𡘋音寔。說文》:黏土也。書・禹貢》:厥土赤埴墳。

又,陶旊之工謂之摶埴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摶埴之工。莊子・馬蹄篇》:陶者曰:我善爲埴。

又,瞽者以杖擿地而後行,謂之擿埴。揚子・修身篇》:擿埴索塗,冥行而已。或作𡌴𡑠

又,《類篇》:質力切 —— 埴𡑠同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

〔埴〕字拼音是zh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直,五行属

〔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í] ⑴ 黏土。《説文•土部》:“埴,黏土也。”《釋名•釋地》:“土黄而細密曰埴。埴,膱也,黏胒如脂之膱也。”⑵ 泥土;土地。《法言•修身》:“擿埴索塗,冥行而已矣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