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原文
《廣韻》:徒損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杜木切,𡘋讀若頓。《說文》本作𥫱,篅也。今俗言倉篅也。一曰篪判竹圜以盛穀也。《玉篇》:小廩也。《六書故》:囤囷類。
又,《集韻》:徒渾切,音屯 —— 義同。〇【按】《集韻》音屯,《字彙》卽以爲俗屯字,非。
康熙字典注解
〔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囗部。
〔囤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dùn、tún,全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囗、屯,五行属火。
〔囤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囗( wéi ),屯声。囗表示一个范围 ①( dùn )。本义是储存粮食的器物 ②引申义:储存。
〔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ùn] ⑴ 用竹篾、荆条等编织成的或用席箔等围成的存放粮食等农产品的器物㈡ [tún] ⑴ 储存,积存粮食货物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