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噞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噞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yǎn

口 部 16画 正文・丑集上

正文・丑集上

口部

16画

U+565E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魚檢切;《韻會》:疑檢切,𡘋音顩。說文》:噞喁,魚口上見也。廣韻》:魚口上下貌。淮南子・主術訓》:水濁則魚噞。王充《論衡》:君口垂不噞,所言莒也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牛廉切,音𪙊 —— 義同。集韻》或作䲓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魚窆切,音驗 —— 義同。左思〈魏都賦〉:抗旍則威噞秋霜。【釋文】噞音驗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噞〕字拼音是y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僉

〔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ǎn] ⑴ (鱼)在水面张口呼吸:“水浊则鱼~。”⑵ 食,品尝:“今以荔枝赐将吏,~之则知其味薄矣。”⑶ 猛烈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