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嗝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嗝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口 部 13画 正文・丑集上

正文・丑集上

口部

13画,

U+55DD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古核切;《集韻》:各核切,𡘋音隔。玉篇》:雉鳴也。集韻》與㗆同。

又,《新語・資執篇》:窮澤之民,據犁嗝報之士,或懷不羈之才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嗝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鬲,五行属

〔嗝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鬲( gé )声。本义是禽鸟鸣声。

〔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é] ⑴ 胃里的气体从嘴里出来而发出的声音,或横膈膜拘挛,声门突然关闭而发出的声音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