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喘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喘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口 部 12画 正文・丑集上

正文・丑集上

口部

12画,

U+5598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昌沇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尺兗切,𡘋音舛。說文》:疾息也。廣韻》:喘息。史記・倉公傳》:令人喘逆氣不能食。前漢・王褒傳》:匈喘膚汗。揚子《方言》:譴喘,轉也。集韻》或作歂。

又,《正韻》:微言。荀子・臣道篇》:喘而言。

又,或作端。荀子・勸學篇》:端而言。【註】端讀爲喘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喘〕字拼音是chu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耑,五行属

〔喘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耑( duān )声。本义是喘息,急速地呼吸。

〔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uǎn] ⑴ 急促地呼吸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