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吝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吝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lìn

口 部 7画 正文・丑集上

正文・丑集上

口部

7画,

U+541D

𠲲,𠯌,𠴽

康熙字典原文

古文: 𠲲𠯌𠴽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良刃切,音藺。說文》:恨也。易・屯卦》:君子幾不如舍,往吝。【註】夫君子之動,豈取恨辱哉!故不如舍往吝窮也。又,〈繫辭〉:悔吝者,憂虞之象也。

又,《說文》:惜也。易・說卦》:坤爲吝嗇。書・仲虺之誥》:攺過不吝。【註】無所吝惜。論語》:使驕且吝。【註】吝,鄙嗇也。

又,與遴通。前漢・王莽傳》:性實遴嗇。【註】師古曰:遴讀與吝同。

說文》:俗作恡,《廣韻》:俗作𠫤;又,鄙吝之吝亦作悋。集韻》或作𠳺𠳈;又,鄙吝之吝亦作𢙵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吝〕字拼音是lì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文、口,五行属

〔吝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文声。本义是顾惜,舍不得。

〔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ìn] ⑴ 当用的财物舍不得用,过分爱惜⑵ 耻辱:“得之不休,不获不~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