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克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克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儿 部 7画 正文・子集下

正文・子集下

儿部

7画,

U+514B

𠧳,𡱀,𠅔,𠅡,𠧻

康熙字典原文

古文: 𠧳𡱀𠅔𠅡𠧻

廣韻》:苦得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乞得切,𡘋音刻。說文》:肩也。【徐曰】肩,任也;任者,又負荷之名也。能勝此物謂之克也。易・大有》:公用享于天子,小人弗克。

又,《玉篇》:勝也。書・洪範》:沉潛剛克,高明柔克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言》:克,能也。書・康誥》:克明峻德。

又,揚子《法言》:勝己之私謂之克。論語》:克己復禮爲仁。

又,《春秋・隱元年》:鄭伯克段于鄢。公羊傳》:克之者何,殺之也。

又,《左傳・莊十一年》:得儁曰克。

又,忌刻。韻會》:勝心也。左傳・僖九年》:不忌不克。

集韻》:通作剋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儿部

〔克〕字拼音是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古、儿、;、十、兄,五行属

〔克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下面象肩形。整个字形,象人肩物之形。本义是胜任。

〔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è] ⑴ 能够⑵ 战胜,攻下⑶ 制伏⑷ 严格限定⑸ 消化⑹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⑺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,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;亦是其地积单位,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,约合一市亩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