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僰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僰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人 部 14画 正文・子集中

正文・子集中

人部

14画,

U+50F0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蒲北切;《集韻》:鼻墨切,𡘋音匐。禮・王制》:屛之遠方,西曰僰〔「西」下有一「方」字,原文作:「屛之遠方,西方曰僰」。「僰」,一作「棘」〕【註】僰,偪也,使之偪寄於荒遠也。又,《說文》:犍爲蠻夷也。田汝成《炎徼紀聞》:僰人在漢爲犍爲郡,在唐爲于矢部,蓋南詔東鄙也。揚雄〈長楊賦〉:羌僰東馳。

說文》作僰,从人在棘中,或作𠍷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

〔僰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棘、人,五行属

〔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ó] ⑴ 中国古代称西南地区的某一少数民族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