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䕬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䕬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艸 部 22画 正文・申集上

正文・申集上

艸部

22画

U+456C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韻》:居良切,音薑。說文》:禦濕之菜。玉篇》:辛而不葷也。或作薑。論語》:不撤薑食。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茈薑,蘘荷。【註】茈薑,子薑也。崔駰〈七依〉:資以陽樸之薑。酉陽雜俎》:山上有薑,下有銅錫。

又,山薑。南方草木狀》:山薑花于葉閒吐花作穗如麥粒,軟紅色。

唐韻》、《集韻𡘋𧅁六書正譌》:俗作薑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䕬〕字拼音是jiā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彊

〔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āng] ⑴ 同“薑”。《説文•艸部》:“䕬,禦溼之菜也。从艸,彊聲。”《廣韻•陽韻》:“䕬”,同“薑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