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㽉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㽉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瓦 部 19画 正文・午集上

正文・午集上

瓦部

19画

U+3F49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胡懺切;《正韻》:胡監切,𡘋𤀩博雅》:瓽、𤬪,㽉也。玉篇》:大盆也。廣韻》:大瓮似盆。增韻》:瓮甀之屬,可以盛冰。續漢書》:盜伏於㽉下。

又,《韻會》或作𦉞,亦作鑑。周禮・天官・凌人》:春始治鑑。【又】祭祀共冰鑑。【註】鑑如甀,大口,以盛冰,置食物于中以禦溫氣。

又,《集韻》:胡暫切,音鑑。又,居銜切,音監。又,呼濫切,音斂 —— 義𡘋同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瓦部

〔㽉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ǎn、jiàn、xi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󰓓、瓦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