约法三章的意思解释
约:商议确定;法:法律。订立法律三条。原指订立法律;相约遵守。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;大家监督遵守。
例句我们很郑重地和工头约法三章,什么时候交稿,什么时候看校,什么时候拼版。(邹韬奋《经历 种种尴尬》)
正音“约”,不能读作“yāo”。
谜语合同规定一二篇
用法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
典故公元前206年,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,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。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,向刘邦投降。刘邦进咸阳后,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,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,免得失掉人心。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,下令封闭王宫,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,随即还军霸上。为了取得民心,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、豪杰召集起来,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:“秦朝的严刑苛法,把众位害苦了,应该全部废除。现在我和众位约定,不论是谁,都要遵守三条法律。这三条是:杀人者要处死,伤人者要抵罪,盗窃者也要判罪!”父老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。接着,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,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。百姓们听了,都热烈拥护,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。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,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、拥护和支持,最后取得天下,建立了西汉王朝。
约法三章的词典解释
词语解释
约法三章[ yuē fǎ sān zhāng ]
⒈ 泛称订立简明的条约使人共同遵守。
例昔高祖约法三章,黎民皆感其德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英simple agreement with the people by a new government;
引证解释
⒈ 后谓订立简明的条款,以资遵守。
引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与父老约,法三章耳: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。”
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高祖 初入 关,约法三章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二回:“安老爷、安太太,又因姑娘当日在 青云山庄,有一路不见外人的约法三章,早吩咐过公子,沿路无事,不必到姑娘船上去。”
周克芹 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》:“既是他自己求上门来,总得给他个约法三章。”
国语辞典
约法三章[ yuē fǎ sān zhāng ]
⒈ 语本原指汉高祖入咸阳,临时制定三条法律,与民共守。后泛指事先约好或规定的事。
引《史记·卷八·高祖本纪》:「与父老约,法三章耳: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。」
《汉书·卷二三·刑法志》:「汉兴之初,虽有约法三章,网漏吞舟之鱼,然其大辟,尚有夷三族之令。」
《儿女英雄传·第二二回》:「因姑娘当日在青云山庄有『一路不见外人』的约法三章,早吩咐过公子沿路无事,不必到姑娘船上去。」
约法三章造句
1.又与百姓约法三章,薄赋税,卑宫室,留心政事,优礼敬老,崇尚儒学,缓和了胡汉之间的矛盾,人民安居乐业,关西家给人足。
2.不言语不代表不爱你,不表达不代表不想你,我对你的爱如丝如缕,我对你的意缠绵不断。我对你约法三章:对我不离不弃,对我百依百顺,最重要的就是——125要爱我!
3.当你写作时如果有家人或朋友在场,那就提前约法三章,告诉他们除非紧急情况否则不要打扰你。
4.党员领导干部要给自己约法三章,始终保持党的本色。
5.在事情开始之前,我们不妨先约法三章。
6.在事情开始之前,我们不妨先约法三章。
7.当你写作时如果有家人或朋友在场,那就提前约法三章,告诉他们除非紧急情况否则不要打扰你。
8.又与百姓约法三章,薄赋税,卑宫室,留心政事,优礼敬老,崇尚儒学,缓和了胡汉之间的矛盾,人民安居乐业,关西家给人足。
9., 不过,在休息之前你必须约法三章,在这90分钟之内不能被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。
约法三章的翻译
- three…point covenant
- общее установление(договориться уговор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