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德报怨的意思
以德报怨的意思解释
拿恩惠报答仇恨。形容对人宽容;不仅不记仇;反而给以好处。
例句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西安事变时期,中国共产党以德报怨,协同张学良、杨虎城两将军,释放蒋介石,希望他悔过自新,共同抗日。
正音“怨”,不能读作“yuān”。
辨形“怨”,不能写作“冤”。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典故魏国边境靠近楚国的地方有一个小县,一个叫宋就的大夫被派往这个小县去做县令。
两国交界的地方住着两国的村民,村民们都喜欢种瓜。这一年春天,两国的边民又都种下了瓜种。
不巧这年春天,天气比较干旱,由于缺水,瓜苗长得很慢。魏国的一些村民担心这样旱下去会影响收成,就组织一些人,每天晚上到地里挑水浇瓜。
连续浇了几天,魏国村民的瓜地里,瓜苗长势明显好起来,比楚国村民种的瓜苗要高不少。
楚国的村民一看到魏国村民种的瓜长得又快又好,非常嫉妒,有些人晚间便偷偷潜到魏国村民的瓜地里去踩瓜秧。
宋县令忙请村民们消消气,让他们都坐下,然后对他们说:
“我看,你们最好不要去踩他们的瓜地。”
村民们气愤已极,哪里听得进去,纷纷嚷道:
“难道我们怕他们不成,为什么让他们如此欺负我们?”
宋就摇摇头,耐心地说:
“如果你们一定要去报复,最多解解心头之恨,可是,以后呢?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,如此下去,双方互相破坏,谁都不会得到的一个瓜的收获。”
村民们皱紧眉头问:
“那我们该怎么办呢?”
宋就说:
“你们每天晚上去帮他们浇地,结果怎样,你们自己就会看到。”
村民们只好按宋县令的意思去做,楚国的村民发现魏国村民不但不记恨,反倒天天帮他们浇瓜,惭愧得无地自容。
这件事后来被楚国边境的县令知道了,便将此事上报楚王。楚王原本对魏国虎视眈眈,听了此事,深受触动,甚觉不安,于是,主动与魏国和好,并送去很多礼物,对魏国有如此好的官员和国民表示赞赏。
魏王见宋就为两国的友好往来立了功,也下令重重地赏赐宋就和他的百姓。
以德报怨的词典解释
词语解释
以德报怨[ yǐ dé bào yuàn ]
⒈ 不记别人的仇,反而用恩惠去报答怨恨。
例或曰:“以德报怨,何如?”子曰:“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——《论语·宪问》
英return good for evil; kiss the hand that smote it;
引证解释
⒈ 不记别人的仇,反而用恩德去回报他。
引《论语·宪问》:“以德报怨,如何?”
《北史·韩褒传》:“所获贼众,不足为多,俘而辱之,但益其忿耳。请一切放还,以德报怨。”
毛泽东 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》:“中国共产党以德报怨,协同 张学良、杨虎城 两将军,释放 蒋介石,希望 蒋介石 悔过自新,共同抗日。”
国语辞典
以德报怨[ yǐ dé bào yuàn ]
⒈ 不记仇恨,反以恩德回报他人。
引《论语·宪问》:「或曰:『以德报怨,何如?』子曰:『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』」
《北史·卷七〇·韩襃传》:「所获贼众,不足为多,俘而辱之,但益其忿耳。请一切放还,以德报怨。」
反恩将仇报 以德报德 以怨报德
以德报怨造句
1.他的以德报怨,使歹徒深受感动,悔不当初。
2.面对这种十恶不赦的罪人,你居然还想以德报怨,真是匪夷所思!
3.即使别人与我们有仇,也不能成天想着去报仇,如果你学会了以德报怨,将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。
4.孔子反对以德报怨,倡导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,但社会反过来以怨报怨的,就是不幸中的悲哀了。
5.我们不念旧恶,以德报怨,在他们亟需帮助时雪中送炭,终于赢得世界各国同声喝采。
6.或曰:“以德报怨”。子曰:“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”。
7.即使别人与我们有仇,也不能成天想着去报仇,如果你学会了以德报怨,将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。
8.博大是犯而不校的宽容,博大是以德报怨的情怀,博大是兼济天下的心灵。
9.面对这种十恶不赦的罪人,你居然还想以德报怨,真是匪夷所思!
10.与其以德报怨,不如以直报怨;这是孔子给我们的教诲。
以德报怨的翻译
- repay injury with kindness
- платить добром за зло
- 徳(とく)をもって恨(うら)みに報(むく)いる
- rendre le bien pour le ma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