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梁刺股的意思解释
形容刻苦学习。
例句清 李渔《比目鱼 赠行》:“我悬梁刺股年复年,把铜雀磨穿。”
用法联合式;作定语;形容刻苦学习。
典故这个成语由两个故事组成,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“悬梁刺股”一句成语,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。
“悬梁”的故事见于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六三引《汉书》:东汉时候,有个人名叫孙敬,是著名的政治家。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,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,使他大受刺激,下决心认真钻研。经常关起门,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。每天从早到晚读书,常常是废寝忘食。读书时间长,劳累了,还不休息。时间久了,疲倦得直打瞌睡。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,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。古时候,男子的头发很长。他就找一根绳子,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。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,头一低,绳子就会牵住头发,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, 马上就清醒了,再继续读书学习。
“刺股”的故事见于《战国策·卷三秦一》:战国时期,有一个人名叫苏秦,也是出名的政治家。在年轻时,由于学问不多不深,曾到好多地方做事, 都不受重视。回家后,家人对他也很冷淡,瞧不起他。这对他的刺激很大。所以,他下定决心,发奋读书。他常常读书到深夜,很疲倦,常打盹,直想睡觉。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,准备一把锥子,一打瞌睡,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。这样,猛然间感到疼痛,使自己清醒起来,再坚持读书。
悬梁刺股的词典解释
词语解释
悬梁刺股[ xuán liáng cì gǔ ]
⒈ 形容刻苦学习。“刺股”语本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[苏秦]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,血流至足。”亦作:悬头刺股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悬头刺股”。亦作“悬头刺股”。
引形容刻苦学习。“刺股”语本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[ 苏秦 ]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,血流至足。”
明 谢谠 《四喜记·诗礼趋庭》:“喜儿曹聪明天赋,莫把青春虚度;潜心静闭 孙生 户,更须学悬梁刺股。”
清 李渔 《比目鱼·赠行》:“我悬梁刺股年復年,把铜雀磨穿。”
国语辞典
悬梁刺股[ xuán liáng cì gǔ ]
⒈ 比喻人发愤努力学习。参见「悬头刺股」条。
引明·徐霖《绣襦记·第三三出》:「岂不闻古之人悬梁刺股,以志于学。」
悬梁刺股造句
1.这一年,学生们再一次为了升学,而忙得废寝忘食,几近于悬梁刺股的地步。
2.这种心不旁骛,悬梁刺股,卧薪尝胆的进取精神,就是一般男子也是很难做到的啊。
3.爷我要废寝忘食!悬梁刺股!闻鸡起舞。
4.老师也常说凿壁偷光,悬梁刺股,囊萤映雪的故事鼓励学生认真读书,还是第一次听师傅说切不可废寝忘食目不窥园的怪诞理论。
5.虽没悬梁刺股那么悲壮,也没凿壁取光那么刻苦,但曾挑灯夜读,题海奋斗。如今金榜题名,终可施才,报效祖国,恭喜!
6.即便是寒门子弟,也谨记耕读传家,苏秦悬梁刺股、匡衡凿壁偷光……可以说,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。
7.古往今来以勤奋精神立学、立志、立德和立业者如恒河沙数,悬梁刺股,韦编三绝、谓之勤学。
8.人笨不可怕,只要有‘勤能补拙‘的恒心,‘悬梁刺股’的毅力,‘磨杵作针’的精神,‘奋发图强’的勇气,‘专一不移’的坚持,‘愚公移山’的决心;朋友,加油!你会笨鸟先飞的!
悬梁刺股的翻译
- tie one's hair on the house beam and jab one's side with an awl to keep oneself awake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