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 › 投笔从戎的意思

投笔从戎的意思

拼音tóu bǐ cóng róng

注音ㄊㄡˊ ㄅ一ˇ ㄘㄨㄥˊ ㄖㄨㄥˊ

繁体投筆從戎

近义词 弃文就武

反义词 解甲归田

投笔从戎的意思解释

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。投:扔掉。

例句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,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,“投笔从戎”的经过。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二十二章)

正音“戎”,不能读作“jiè”。

辨形“戎”,不能写作“戊”。

谜语秀才当兵

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
典故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,他从小就很用功,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。有一天,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,写着写着,突然觉得很闷,忍不住站起来,丢下笔说:「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、张骞那样,在战场上立下功劳,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!」

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,生在西汉,曾经出使西域,替西汉立下无数功劳。因此,班超决定学习傅介子、张骞,为国家奉献自己。后来,他当上一名军官,在对匈奴的战争中,得到胜利。接着,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,以便共同对付匈奴。朝廷采取他的建议,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。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,他靠着智慧和胆量,度过各式各样的危机。

班超一生总共到过五十多个国家,和这些国家保持和平,也同时宣扬了汉朝的国威。

投笔从戎的词典解释

词语解释

投笔从戎[ tóu bǐ cóng róng ]

⒈  中国后汉班超家境穷困,在官府做抄写工作,曾经掷笔长叹说,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,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!后人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。

throw aside the writing brush and join the army; renounce the pen for the sword; give up civilion pursuits for a military career;

引证解释

⒈  后立功 西域,封 定远侯。因以“投笔从戎”为弃文就武的典故。

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﹝ 班超 ﹞家贫,常为官佣书以供养。久劳苦,尝輟业投笔叹曰:‘大丈夫无它志略,犹当效 傅介子、张騫 立功异域,以取封侯,安能久事笔研间乎?’”
唐 陈子昂 《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》:“臣幸以常才,文武兼闕,始年十八,投笔从戎。”
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崔秀才》:“盍投笔从戎,聊博升斗?”
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二七章:“如果我现在是二十几岁的青年,我要立刻投笔从戎,雪此国耻!”

国语辞典

投笔从戎[ tóu bǐ cóng róng ]

⒈  汉代班超因家贫而常为官佣书以供养,后辍业而叹:「大丈夫无它志略,犹当效傅介子、张骞立功异域。」典出《后汉书·卷四七·班超传》。后指弃文从军以卫国建功。

《孽海花·第二五回》:「你道珏斋为何安安稳稳的抚台不要做,要自告奋勇去打仗呢?虽出于书生投笔从戎的素志,然在发端的时候,还有一段小小的考古轶史。」

弃文就武 弃文竞武

投笔从戎造句

1.抗战时期,许多知识分子投笔从戎,走上了驰骋疆场、报效祖国的革命道路。

2., 1939年初春,日军第5师团的枪声响彻涟水上空,涟水县城沦陷,义愤填膺的陈廷儒决定投笔从戎、弃文从武。

3., 战争爆发后,青年纷纷投笔从戎,奔赴前线。

4.一个男人,投笔从戎,他的生命不再属于自己。我对军人的感慨,就像对我的生命一样坚强。

5.班超父子放弃优裕的生活条件,“投笔从戎”的事迹感人之深,鼓舞了后来一代又一代炎黄儿女裹尸马革、投身开发、保卫祖国边疆的宏伟事业中去。

6.战争爆发后,青年纷纷投笔从戎,奔赴前线。

7.抗战时期,许多知识分子投笔从戎,走上了驰骋疆场、报效祖国的革命道路。

8.战争爆发后,青年纷纷投笔从戎,奔赴前线。

9., 战争爆发后,青年纷纷投笔从戎,奔赴前线。

投笔从戎的翻译

    1. give up the pen for the sword
    2. остáвив кисть,брáться за оружие
    3. renoncer à la vie civile pour la carrière des armes

投笔从戎成语接龙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