滕薛争长的意思解释
滕侯与薛侯争夺席位。指争夺尊位或首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争斗。
典故公元前712年,姬姓滕侯与任姓薛侯同去鲁国朝见鲁隐公,两人都争着排在前头为长。薛侯认为他的祖先分封在前应排在前头,滕侯认为自己是皇族姓应排首位。鲁隐公派羽父去劝说薛侯,薛侯同意让滕侯居上。
滕薛争长的词典解释
词语解释
滕薛争长[ téng xuē zhēng zhǎng ]
⒈ 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滕侯、薛侯来朝,争长。”后以“滕薛争长”为典,谓竞相生长。
引证解释
⒈ 后以“滕薛争长”为典,谓竞相生长。
引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滕侯、薛侯 来朝,争长。”
宋 杨万里 《看笋》诗:“笋如 滕 薛 争长,竹似 齐 夷 独清。”
国语辞典
滕薛争长[ téng xuē zhēng cháng ]
⒈ 春秋时,滕侯与薛侯互争席次的故事。见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。后比喻互比高下,互争长短。
滕薛争长造句
暂无造句信息
滕薛争长的翻译
暂无翻译信息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