冥顽不灵的意思
冥顽不灵的意思解释
冥:本指昏暗;引申为愚昧;顽:顽固;难开化;灵:聪明敏锐。形容无知的愚昧;不聪明;难开化。
例句冥顽不灵藐王章,羊狠狼贪性狂恣。(清 叶廷琯《鸥陂渔话 严戊卿捕鳄行纪诛潮匪事》)
正音“冥”,不能读作“mí”。
辨形“冥”,不能写作“明”。
辨析冥顽不灵与“愚昧无知”有别:冥顽不灵侧重于脑子笨;难开化;“愚昧无知”则只表示没有知识;什么也不懂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典故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因为《谏迎佛骨表》得罪了唐宪宗,被贬到潮州当刺史。他上任后,听说当地的恶溪里有鳄鱼伤害人畜,就写一篇《祭鳄鱼文》去警告鳄鱼7日内迁往南海。如果继续冥顽不灵的话将遭到捕杀,正好一场暴雨赶走鳄鱼。
冥顽不灵的词典解释
词语解释
冥顽不灵[ míng wán bù líng ]
⒈ 愚昧无知而又顽固不化。
引证解释
⒈ 愚昧无知而又顽固不化。
引唐 韩愈 《祭鳄鱼文》:“不然,则是鱷鱼冥顽不灵,刺史虽有言,不闻不知也。”
明 锺惺 《与高孩之观察》:“然和盘托出,亦一片婆心婆舌,为此冥顽不灵之人设。”
鲁迅 《三闲集·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》:“这恐怕因为我‘冥顽不灵’,不得已而用之的罢。”
刘半农 《奉答某先生》:“我虽冥顽不灵,亦窃以为过矣。”
国语辞典
冥顽不灵[ míng wán bù líng ]
⒈ 愚昧顽固而不通灵性。
引唐·韩愈〈祭鳄鱼文〉:「不然,则是鳄鱼冥顽不灵,刺史虽有言,不闻不知也。」
冥顽不灵造句
1.根据这些史书的记载,元吉酷嗜射猎,在战阵上反复无常,又是个好色之徒和一个虐待狂;太子建成则冥顽不灵,桀骜难驯,沉湎酒色。
2.他是个冥顽不灵的人,你就是再劝也没用。
3.相反,那些兑换银钱的人和宗教领袖,却是傲慢、硬心、伪善和冥顽不灵。
4.无论如何冥顽不灵的人,也会因为别人为他无尽纺付出而感动。
5.无论如何冥顽不灵的人,也会因为别人为他无尽的付出而感动。
6.哦,原来是民壮啊,那更加的不成体统了,居然和朝廷官军争道,他们的领队呢,怎么不见过来见礼,真真是村野匹夫,冥顽不灵。
冥顽不灵的翻译
- silly and clumsy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