疾雷不及掩耳的意思
疾雷不及掩耳的意思解释
突然响起雷声,使人来不及掩耳。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,使人来不及防备。
例句他们或者未必起身,给他们个疾雷不及掩耳,拿了就走,必不使一名漏网。(清 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七回)
用法复句式;作定语、分句;比喻事情来得突然,使人来不及防备。
典故东汉末年,曹操进攻黄河流域的马超和韩遂,把马超打败。马超要求割地求和,曹操不答应,占领渭口后修筑工事后,表面答应议和,暗中养精蓄锐,接着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势向马超突然袭击,将丝毫没有防范的马超打得大败而逃。
疾雷不及掩耳的词典解释
词语解释
疾雷不及掩耳[ 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 ]
⒈ 比喻事情来得突然,使人不及防备。
引证解释
⒈ 比喻事情来得突然,使人不及防备。
引《六韬·军势》:“善者从而不择,巧者一决而不犹豫,故疾雷不及掩耳,卒电不及瞬目。”
《旧唐书·李靖传》:“今兵始集, 铣 尚未知,若乘水涨之势,倏忽至城下,所谓疾雷不及掩耳,此兵家上策。”
明 沉采 《千金记·破赵》:“暗度 陈仓 者,将 燕、齐、赵、魏 掠兵战将一鼓而下,正所谓疾雷不及掩耳,预使万军背水为阵。”
国语辞典
疾雷不及掩耳[ 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 ]
⒈ 雷声突然响起,使人来不及掩住耳朵。比喻行动迅速,令人措手不及。也作「疾雷不及塞耳」、「迅雷不及掩耳」。
引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三一》:「塞儿领著这三百人真个是疾雷不及掩耳,杀入府里来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七回》:「趁此天色尚早,他们或者未必起身,给他们个疾雷不及掩耳,拿了就走,必不使一名漏网。」
疾雷不及掩耳造句
暂无造句信息
疾雷不及掩耳的翻译
- with a rettle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