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放厥词的意思
大放厥词的意思解释
厥:其;他的。原指极力铺陈辞藻。现含贬义;指人夸夸其谈大发议论;而且言不中肯。有时也指胡说八道。
例句也许他认定我年轻无知,才毫无顾虑地在我面前大放厥词。(郭良蕙《焦点》十)
辨形“厥”,不能写作“决”、“绝”。
用法动宾式;作主语、谓语;含贬义。
典故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,字子厚。柳宗元自幼刻苦勤学,10 岁以后,他的诗文就受到人们的称赞。公元793年21岁的柳宗元,凭他的才华考取了进士。26岁担任集贤殿书院正字,替唐王朝编辑、整理图书,有机会阅读了许多书籍。他主张改革朝政,曾积极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的活动。革新失败后,被贬为永州(现在湖南省零陵县)司马,过了10年再贬为柳州(现在广西柳州市)刺史。公元819年,病死在柳州,年47岁。
柳宗元的散文丰富而多采。他的短篇寓言简练犀利,意味含蓄。他的山水游记形象生动,色彩鲜明。他的论说文缜密谨严,条理井然。他的诗风清朗疏淡,用功精细。他死后的第二年,即公元820年,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曾写了《祭柳子厚文》这篇文章,其中用了这样两句来赞扬柳宗元的文采才华:“玉佩琼琚,大放厥词。”意思是说文笔秀美,尽力铺陈词藻,美如晶莹净洁的玉石。
大放厥词的词典解释
词语解释
大放厥词[ dà fàng jué cí ]
⒈ 原指显示文采,铺陈辞藻:玉琼琚,大放厥词。今多用作贬义,指大发谬论:这些御用文人大放厥词,竭尽造谣诬蔑之能事。
引证解释
⒈ 见“大放厥辞”。
国语辞典
大放厥词[ dà fàng jué cí ]
⒈ 发表夸张的言词。
例如:「今天他在会中大放厥词。」
大放厥词造句
1.我们不允许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在青年学生中大放厥词进行煽动。
2.他们需要挺过自己的消毒阶段,而非每次limbaugh大放厥词时就低声下气的道歉。
3.他们需要挺过自己的消毒阶段,而非每次limbaugh大放厥词时就低声下气的道歉。
4.此刻,那胖子正红光满面的在大放厥词,他口若悬河的给记者们讲述着警员们神速反应、机智勇敢、一举全歼所有银行劫匪的光辉事迹。
5., 郭先生远来是客,孤应当礼遇一番,但先生却在这朝堂之上大放厥词,孤怎可坐视不理?曹丞相手下虽然兵强马壮,但我江东军民却也不会任人宰割。
大放厥词的翻译
- talk a lot of nonsense
- 大いに気炎 (きえん)を吐 (は)く,やだらに議論を吐く
- faire de grands discours erronés(pérorer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