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鸇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鸇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鳥 部 24画 正文・亥集中

正文・亥集中

鳥部

24画

U+9E07

𪄃

康熙字典原文

古文: 鳽 、 𪄃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諸延切,音饘 —— 鷙鳥。說文》:鷐風也。爾雅・釋鳥》:晨風,鸇。【郭註】鷂屬。陸璣云:鸇似鷂,黃色,燕頷,句喙;嚮風搖翮,乃因風急疾,擊鳩、鴿、燕、雀食之〔此段文陸機《疏》原作:「鸇似鷂,青黃色,燕頷,鉤喙,嚮風搖翅,乃因風飛急疾,擊鳩、鴿、燕、雀食之。」「黃色」作「青黃色」、「嚮風搖翮」作「嚮風搖翅」、「乃因風」作「乃因風飛」。〕

又,地名。鸇隂。後漢・郡國志》:屬安定郡。又,〈西羌傳〉:羌到建威鸇隂河。

又,《集韻》:稽延切,音甄 —— 鷂屬。

又,已仙切,音搴 —— 義同。

又,叶之人切,音珍。漢高彪詩:呂尚七十,氣冠三軍;詩人作歌,如鷹如鸇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鳥部

〔鸇〕字拼音是zh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亶、鳥

〔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ān] ⑴ 见“鹯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