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鵽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鵽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duò

鳥 部 19画 正文・亥集中

正文・亥集中

鳥部

19画

U+9D7D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丁括切;《集韻》:都括切,𡘋音掇 —— 鵽鳩,鳥名。爾雅・釋鳥》:鵽鳩,𡨥雉。【郭註】鵽大如鴿,似雌雄,䑕脚,無後指,岐尾。爲鳥憨急,羣飛,出北方沙漠地〔鵽大如鴿,似雌雉,鼠腳,無後指,岐尾。為鳥憨急,群飛,出北方沙漠地。〔《十三經・爾雅注疏》〕〕【疏】又謂之泆泆,卽所謂𡨥雉泆泆也。禽經》:奪曰鵽。【註】如鸇而小,取鳥雀如攘奪也。異物考》:蕃雀卽鵽也。玉篇》:鵽,一名冠雀。本草》:又名突厥萑。張協〈七命〉:晨鳧露鵠,霜鵽黃雀。

又,《廣韻》:丁滑切;《集韻》:張滑切,𡘋音窡。又,《廣韻》:丁刮切;《集韻》:張刮切,𡘋音錣。又,《集韻》:徒活切,音奪 —— 義𡘋同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鳥部

〔鵽〕字拼音是du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叕、鳥

〔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uò] ⑴ 〔~鸠( jiū )〕毛腿沙鸡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