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鳸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鳸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鳥 部 15画 正文・亥集中

正文・亥集中

鳥部

15画

U+9CF8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侯古切;《集韻》:後五切,𡘋音戸。玉篇》:北鳸,鳥名。爾雅・釋鳥》:鳸鴳。【註】鴳雀。【又】春鳸鳻鶞,夏鳸竊𤣥,秋鳸竊藍,冬鳸竊黃,桑鳸竊脂,棘鳸竊丹,行鳸唶唶,宵鳸嘖嘖。【註】諸鳸皆因其毛色音聲以爲名。【疏】竊,卽古淺字。○【按】《左傳・昭十七年》九鳸爲九農正,以此八鳸,幷上鳸鴳爲九。賈逵云:春鳸鳻鶞,相五土之宜,趣民耕種者也;夏鳸竊𤣥,趣民耘苗者也;秋鳸竊藍,趣民收斂者也;冬鳸竊黃,趣民蓋藏者也;棘鳸竊丹,爲果驅鳥者也;行鳸唶唶,晝爲民驅鳥者也;宵鳸嘖嘖,夜爲農驅獸者也;桑鳸竊脂,爲蠶驅雀者也;老鳸鷃鷃,趣民收麥,令不得晏起者也。

說文》作雇,从佳,戸聲。廣韻》作𩿇,《左傳》作扈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鳥部

〔鳸〕字拼音是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戶、鳥

〔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ù] ⑴ 农桑候鸟的通称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