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鰩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鰩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yáo

魚 部 21画 正文・亥集中

正文・亥集中

魚部

21画

U+9C29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余招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餘招切,𡘋音遙。說文》:文鰩,魚名。山海經》:觀水西流注于流沙,其中多文鰩魚,狀如鯉魚,魚身而鳥翼,蒼文而白首赤喙,以夜飛,其音如鸞雞。呂氏春秋》:雚水之魚,名曰鰩,其狀若鯉而有翼。神異經》:東南海中有溫湖,中有鰩魚,長八尺。本草》:文鰩出海南,大者長尺許,有翅,如尾齊,一名飛魚,羣飛水上,海人𠋫之,當有大風〔出南海,大者長尺許,有翅與尾齊,一名飛魚,羣飛水上,海人候之,當有大風。〔《四部叢刊初編・子部・重修政和證類本草》〕〕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

〔鰩〕字拼音是y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魚、䍃

〔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áo] ⑴ 见“鳐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