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鰈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鰈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dié

魚 部 20画 正文・亥集中

正文・亥集中

魚部

20画

U+9C08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吐盍切;《集韻》:託盍切,𡘋音榻。說文》:比目魚也。爾雅・釋地》:東方有比目魚,不比不行,其名謂之鰈。【註】狀似牛𦜉,鱗細,紫黑色,一眼,兩片相合乃得行,今水中所在有之,江東又呼爲王餘魚。後漢・邊讓傳》〔註〕:比目魚,一名鰈,今江東呼爲板魚。異物志》:一名箬葉魚。俗呼鞋底魚。臨海志》曰:婢屣魚。風土記》曰:奴屩魚。集韻》或作魼。

又,《集韻》:達協切,音牒 —— 義同。或作鰨。

又,《集韻》:七接切,音妾 —— 與鯜同,魚名,出樂浪潘國。

又,《集韻》:實洽切,音箑 —— 魻鰈,鱗次衆多也。一曰裝飾重疉貌。詳魻字註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

〔鰈〕字拼音是di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魚、枼

〔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ié] ⑴ 见“鲽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