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鬴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鬴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鬲 部 17画 正文・亥集上

正文・亥集上

鬲部

17画

U+9B34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扶雨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奉甫切,𡘋音父。說文》:鍑屬。玉篇》或作釜。周禮・地官・廩人》:凡萬民之食,食者人四鬴,上也;人三鬴,中也;人二鬴,下也。【註】六斗四升曰鬴。

又,《爾雅・釋水》:覆鬴,九河之一。【註】水中可居住,而其狀如覆釜。

又,《集韻》:狼狄切,音歷 —— 與鬲同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鬲部

〔鬴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鬲、甫

〔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fǔ] ⑴ 同“釜”。《説文•鬲部》:“釜,鬴或从金,父聲。”➊古代的一种锅。《説文•鬲部》:“鬴,鍑屬。”➋古量器名。也用作量词。《正字通•鬲部》:“鬴,量名。”⑵ 姓。《元和姓纂•麌韻》:“鬴,人姓也。見《纂要》文。” [lì] ⑴ 同“鬲”。古代炊器。《集韻•錫韻》:“鬲,《説文》:‘鼎屬。’或作鬴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