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騣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騣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馬 部 19画 正文・亥集上

正文・亥集上

馬部

19画

U+9A23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子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祖叢切,𡘋音葼。玉篇》:金〔原刻作「全」,依《玉篇》改。〕騣,馬冠也。說文》:馬𩯓也。杜甫〈驄馬行〉:隅目靑熒夾鏡懸,肉騣碨礧連錢動。欒城集》:余在岐下,見秦州進一馬,騣如牛,項下垂胡,側立倒傾,毛生肉端,蕃人曰此肉騣也。

通作鬉,俗作𩦲。別作𩭤𩭳、鬃,𡘋非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馬部

〔騣〕字拼音是zō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馬、㚇

〔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ōng] ⑴ 同“鬃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