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駴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駴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hài

馬 部 17画 正文・亥集上

正文・亥集上

馬部

17画

U+99F4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侯楷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下楷切,𡘋音駭。玉篇》:雷擊鼓也。周禮・夏官・大司馬》:鼓皆駴,車徒皆喿〔應作「車徒皆譟」。參頁1110「譟」字注、頁1454「䵾」字注〕

又,《莊子・外物篇》:聖人之所以駴天下。【音義】駴,戸楷反 —— 謂攺百姓之視聽也。

又,震擊也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爎京薪,駴雷鼓。【註】積高爲京;雷鼓,八面鼓也。互見前駭字註。

又,《集韻》:居拜切,音戒 —— 上不問下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馬部

〔駴〕字拼音是hà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馬、戒

〔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ài] ⑴ 迅疾地擂鼓:“鼓大~。”⑵ 古同“骇”:“讙嚣~众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