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資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資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貝 部 13画 正文・酉集中

正文・酉集中

貝部

13画

U+8CC7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卽夷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津私切,𡘋音咨。說文》:貨也。易・旅卦》:旅卽次,懷其資。【註】必獲次舍,懷來資貨。

又,《易・乾卦》:萬物資始。【釋文】資,取也。

又,《儀禮・聘禮》:問歲月之資。【註】資,行用也。又,《五經文字》:齎,與資同。儀禮・少牢饋食禮》:資黍于羊俎兩端。【註】資,猶減也。今文資作齎。

又,與咨同。禮・緇》民惟曰怨資,《尚書》作咨。

又,姓。玉海》:資氏。陳留風俗傳》:黃帝之後。四明志》:會稽有資氏。

又,《集韻》:資四切 —— 與恣同。秦刻石文恣作資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貝部

〔資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次、貝

〔資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從貝,次聲。從貝,與財富有關。本义是錢財。

〔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ī] ⑴ 財物,錢財⑵ 經營工商業的本錢和財產⑶ 供給,幫助⑷ 智慧能力⑸ 出身和經歷⑹ 姓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