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該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該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gāi

言 部 13画 正文・酉集上

正文・酉集上

言部

13画

U+8A72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古哀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柯開切,𡘋音垓。說文》:軍中約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盛也。

又,《增韻》:載也。廣韻》:備也、咸也、兼也、皆也。榖梁傳・哀元年》:此該之變而道之也。【註】該,備也。前漢・律歷志》:該藏萬物。揚子《𤣥》:萬物該兼。

又,《正字通》:俗借爲該當之稱,猶言宜也。凡事應如此曰該。

又,人名。左傳・昭二十九年》:少皥氏有四叔,一曰該,該爲蓐收。【註】金正也。

又,姓。見《姓苑》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該〕字拼音是gā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亥

〔該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言,亥聲。本义是軍中互相戒守的約言。《說文》:“該,軍中約也。”引申爲“完備”。引申義:完備,包括一切。通“賅”。

〔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āi] ⑴ 應當⑵ 那,著重指出前面說過的人或事物⑶ 欠,欠賬⑷ 表示肯定或推測⑸ 古同“賅”,完備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