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註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註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zhù

言 部 12画 正文・酉集上

正文・酉集上

言部

12画

U+8A3B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之戍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朱戍切,𡘋音鑄。玉篇》:疏也、解也。正韻》:訓釋也。毛詩・序》〔疏〕:註者,著也。言爲之解說,使其義著明也。儀禮・士冠禮》〔疏〕:言註者,註義于經下,若水之注物,亦名爲著。晉書・向秀傳》:始秀欲註莊子,嵆康曰:此書詎復須註。舊唐書・𤣥宗紀》:上訓註《孝經》,頒于天下。

又,《博雅》:識也。通俗文》:記物曰註。榖梁傳・昭十一年》:一事註乎志,所以惡楚子也。後漢・律歷志論》:重黎記註。

又,《類篇》:拏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謰謱,拏也。南楚或謂之支註。

又,《廣韻》:中句切;《集韻》:株遇切,𡘋音駐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類篇》:述也。

集韻》或作注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註〕字拼音是zh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主

〔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ù] ⑴ 解释词句所用的文字⑵ 记载,登记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