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觱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觱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角 部 16画 正文・酉集上

正文・酉集上

角部

16画,

U+89F1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畢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壁吉切,𡘋音必。說文》:羌人所吹角屠觱,以驚馬也。【徐曰】今之觱栗,其聲然也。俗作篳篥。

又,觱發,風寒也。詩・豳風》一之日觱發,《說文》作畢發。

又,觱沸,泉湧出貌。詩・小雅》:觱沸檻泉。玉篇》或作滭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王勿切,音䬑 —— 亦羌人吹角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角部

〔觱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咸、角,五行属

〔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ì] ⑴ 〔~篥〕古代管乐器,形似喇叭,用竹做管,用芦苇做嘴,亦作“觱栗”。⑵ 〔~发〕风寒冷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