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袾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袾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zhū

衣 部 12画 正文・申集下

正文・申集下

衣部

12画

U+88BE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陟輸切;《集韻》:追輸切,𡘋音株。字統》:朱衣曰袾。

又,《韻會》:鍾輸切,音朱。類篇》:衣身也。博雅》:袵裀袾𧘏裑也。

又,袾襦,短衣。

又,《廣韻》:昌朱切,音樞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同「𧘣」。說文》:好佳也,引《》靜女其袾。

又,通朱。荀子・富國篇》:袾裷衣冕。【註】袾,古與朱通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

〔袾〕字拼音是zh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朱

〔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ū] ⑴ (衣服)大红色:“故天子~裷衣冕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