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蠼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蠼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虫 部 26画 正文・申集中

正文・申集中

虫部

26画,

U+883C

康熙字典原文

集韻》:厥縛切,音矍。類篇》:獸名,母猴也。司馬相如・上林賦》:蛭蜩蠼[⿰犭周〔或作:蛭蜩蠼蝚〕

又,《司馬相如・大人賦》:蠼以連卷。【索隱註】韋昭曰:蠼龍之形貌。

又,《篇海》音瞿 —— 與蠷通。詳蠷字註。

蠼[⿰犭周]之蠼,本作玃。別詳犬部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蠼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矍,五行属

〔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ú] ⑴ 〔~螋〕昆虫,体扁平狭长,黑褐色,前翅短而硬,后翅大,折在前翅下,有些种类无翅,尾部形状像夹子,多生在潮湿的地方,为害家蚕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