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蛟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蛟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虫 部 12画 正文・申集中

正文・申集中

虫部

12画,

U+86DF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古肴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居肴切,𡘋音交。說文》:龍之屬也,池魚三千六百,蛟來爲之長,能率魚飛,置笱水中,卽去。𡌨》:蛟,其狀似蛇而四足,細頸,頸有白嬰,大者數圍,卵生,眉交,故謂之蛟。山海經》:蛟大者十數圍,卵如一二石甕,能吞人。述異記》:虎魚老者爲蛟。酉陽雜俎》:魚二千斤爲蛟。禮・月令》:季夏,命漁師伐蛟。前漢・武帝紀》:自尋陽浮江,親射蛟江中,獲之。

又,蛟羊。述異記》:蛟羊似羊而無角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蛟〕字拼音是ji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交,五行属

〔蛟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虫,交声。本义是古代传说中能发水的一种龙。

〔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āo] ⑴ 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发洪水的龙⑵ 指鼍、鳄之类的动物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