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蚳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蚳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chí

虫 部 11画 正文・申集中

正文・申集中

虫部

11画

U+86B3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直尼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陳尼切,𡘋音遲。玉篇》:蟻卵也。禮・內則》:腵脩,蚳醢。【註】蚍蜉子也。周禮・天官・鼈人》:蚳醢。【疏】謂蟻之子,取白者以爲醢。

又,《集韻》:稱脂切,音鴟 —— 蠪蚳,獸名。山海經》:昆吾之山有獸焉,其狀如彘而有角,其音如號,名曰蠪蚳。【註】蠪蚳,似九尾狐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蚳〕字拼音是ch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氐

〔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í] ⑴ 蚁卵,古人用白色的蚁卵做酱,供食用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