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蘺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蘺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艸 部 25画 正文・申集上

正文・申集上

艸部

25画

U+863A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呂支切;《韻會》:鄰知切,𡘋音離。說文》:江蘺蘼蕪。爾雅註》:楚謂之蘺,晉謂之䖀,齊謂之茝。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被以江蘺。

又,《淮南子・秦族訓》:蘺先稻熟,而農夫薅之者,不以小利害大穫。【註】蘺,水𥟑也。

又,藩蘺。前漢・陳涉項籍傳贊》:築長城而守藩蘺。

又,《唐韻古音》:音羅。〈離騷〉又况揭車與江蘺,叶上華字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蘺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離

〔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í] ⑴ 〔江~〕a。紅藻的一種,生長在海灣淺水中,可用來製造瓊脂;b。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