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薹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薹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tái

艸 部 20画 正文・申集上

正文・申集上

艸部

20画,

U+85B9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徒哀切;《集韻》:堂來切,𡘋音臺 —— 蕓薹,菜名。

又,草名,夫須也。韻會》:通作臺。陸璣《詩疏》:臺,莎草也。謝朓詩:連隂盛農節,薹笠聚東葘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薹〕字拼音是tái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臺,五行属

〔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ái] ⑴ 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于水田,叶扁平而长,可制蓑衣。⑵ 蒜、韭、油菜等长出的花莛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